時間如梭,轉眼就是7月份了,面對嚴峻的國內外疫情仍不能放松警惕。在自然災害面前,沒有哪一個行業能幸免于難。力輝和其他高新企業一樣承受著經濟環境突變的重壓。但即便如此,力輝的電機訂單量并沒有減少,反而增多。這里離不開力輝上下一心的團結,更離不開力輝核心技術所凸顯的競爭力。為了進一步加大對技術創新的投入和應對疫情期間訂單出貨不受影響,力輝在2020年7月7日舉辦招聘暨留人動員大會。希望能聘得能干之才同時創造更多的工作機會。
大會期間,力輝董事長閆鯤先生發表重要講話,講話指出:當前,公司健康良性的發展贏來了更多的優質客戶、贏來了訂單的全面旺期,預計在下半年,公司訂單將呈現“爆發性增長”;為服務好客戶、完成好訂單,全體力輝人當同心協力、共克時艱、勇于擔當、砥礪前行,把解決人力資源需求作為第一要務,共同為滿足人力需求、進一步做好招人留人工作發揮積極作用;全體力輝人應進入“戰備狀態”,厲兵秣馬,做好打大仗、打硬仗、打勝仗的充分準備,迅速完成人力資源準備、提升生產效率、加強品質管理,確保圓滿、準時完成訂單交付任務,交期方面能早一天的絕不晚一天,一定以效率和品質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針對內部運營管理,閆總進一步鼓舞全員節流,持續提高成本意識,優化成本控制,通過節流提升公司效益,公司將把通過節流獲得的經濟效益大力投入用于豐富員工的福利待遇及提升員工的薪資水平。
熊廠作動員講話,一是向全員認真介紹了當前用工形勢,當前受疫情影響,至今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尚處于停工停產期及處于員工“無班可加、無班可上”狀態,相反,力輝則是訂單更增,用工需求加大,由此可見,我們力輝無疑是非常優質的企業,力輝的職工人人都“有班可上、有班可加”,無任何失業之憂,希望各位員工珍惜工作機會、安安心心在力輝工作;二是對完成當前面臨的訂單交付任務提出了要求,目前,公司的生產效益明顯提升,少數產線效率達成并超過了100%,但也有少數產線低于效率標準且爬坡較慢,當前面臨訂單任務重、交期緊,全體員工應共同努力,積極為公司推薦人才,為生產任務的完成提供的充足的人力保障,全員準時完成產量、保證品質、及時交付;三是提出關注全員大家庭的環境建設,公司正在持續加強食堂、宿舍、車間環境改善,為全體員工營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希望全體員工共同愛護大家庭的工作生活環境,從小處著眼,從衛生、文明等細節做起,從文明吸煙、不亂扔垃圾做起,營造一個人人遵守規章制度、共同維護文明秩序的良好人文環境。
品質部游如竹總監作動員講話,分析了公司品質管理現狀及提出了針對性的改善點:目前,公司在改善品質良率、降低報廢、減少不良損耗、控制品質成本方面有明顯的改善,特別是翻修組人力大幅度減少、次品率降低,這些都是全員重視品質、努力工作的成果,但品質提升、為客戶服務工作是永無止境的,尤其是現在公司的客戶多為國際一線品牌,客戶對我們的品質及關聯品質的生產、工藝、設備、技術、管理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有的大客戶明確要求我們在品質管理工作中既要確保產品本身的品質、還要確保全體員工達成一種高品質的素養和習慣,我們要順應客戶的需求和標準,全員參與、持續改善,不斷增強品質意識,嚴格按品質要求從事生產、檢查、反饋、控制,嚴格杜絕違章操作、嚴格控制報廢成本,不斷減少客戶投訴,以卓越的品質贏得客戶的信賴。
生產部黃定高級經理作動員講話,要求生產部全體職工認真領會公司領導的講話精神,在實際工作中貫徹落實好,重點強調,各車間員工應緊密團結在車間主管周圍,一起圍繞完成生產中心任務努力工作,提高效率、控制成本、注重品質、保證產量、保證交期;另外,就車間人員管理工作與全員當面承諾,凡車間管理者有罵人、處理員工切身利益問題不公正、不按規章制度管理、粗暴管理等現象,員工均可越級上報,直接向部門經理反饋,生產部一定維護好員工的正當權益,秉公處理。
人事部鄒后賢經理作動員講話,明確表示力輝人力資源觀就是以人為本,要切實維護好、實現好全體員工的根本利益,各級管理人員在員工管理工作上當踐行“三個一切”,一切為了員工、為了員工一切、為了一切員工,留人工作從關注員工的需求、幫助員工解決問題做起;動員講話概括為“三個一項”:一是宣傳一項政策,即招聘福利政策,新員工入職后享有車補(廣東省外300、省內200),內部職工介紹新員工入職后享有總2000元介紹獎金,公司提供給新員工吃、住、培訓、各項補貼與眾多福利;二是許下一項承諾,即關系到員工切身利益的車補、介紹獎、薪資待遇、工時等,承諾一定按照公司制度執行,確保不損員工利益一絲一毫;三是明確一項原則,即溝通原則,員工的問題和困難、意見與建議均可遵循逐級溝通、越級溝通、跨部門溝通的正式溝通原則,與公司管理層暢通的溝通;同時,公司將開設民主意見箱、員工溝通網絡平臺,廣泛傾聽員工的心聲;對待員工反饋的問題,公司當第一時間予以解決及回復,對暫時不具備解決條件的想方設法創造條件也務必解決,使管理工作真正做到貼近一線、貼近員工。
(圖/林詩迪 張泳浴 文/鄒后賢、張泳裕)